培育“隐形冠军”企业 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日期:2020-10-27        来源:《科技中国》2020年第十期pp.60-63

字体:【

  文/蔡笑天 李哲(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

  以德国、美国、奥地利为代表的欧美国家集中存在着一批技术领先、创新能力强、市场份额大、国际化程度高,但不如跨国集团知名的制造业中小企业——“隐形冠军”。这些“隐形冠军”企业奠定了德、美等国在高端制造领域的国际竞争优势。中小企业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关键增长点,这些量大面广的企业是实体经济的脊梁、制造业的基本面。培育掌握了制造业领域核心技术、关键部件的上游供应商——“隐形冠军”企业,对于推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至关重要。需要在国家创新体系视角下,客观认识我国培育“隐形冠军”企业的条件、基础以及面临的挑战,深入研究“隐形冠军”企业的主要特征、普遍发展规律以及如何营造利于“隐形冠军”企业成长的外部环境。

  一、“隐形冠军”企业往往决定产业细分领域技术发展方向,是体系竞争能力的重要支撑

  “隐形冠军”企业可以理解为在制造业领域掌握了核心技术、关键部件或特殊材料的上游供应商,由于其平时不与消费者直接接触,在市场上处于“隐形”地位,但其对终端产品的生产具有决定性作用,寻找同类的替代品又很难,因此在该产业链内部拥有非常高的话语权。“隐形冠军”企业一般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一是从市场占有率和技术创新能力看,位居企业所处细分市场的三甲;二是企业的营业额大多低于50亿欧元(Hermann Simon依据2016年市场行情判定);三是企业知名度不高。据统计,截至2016年全球共有“隐形冠军”企业2734家(Hermann Simon,《隐形冠军——未来全球化的先锋》),德国在总数量和人均数量上均以绝对优势位居首位,中国共有68家“隐形冠军”企业(主要代表有重庆昌元化工、武汉长飞公司、万华化学公司、江苏亨通光电、宁波海天注塑机、隆基硅材料、巨石集团、金正大生态工程、潮州三环、三安光电等等),但每百万居民的数量仅0.1个。

  “隐形冠军”企业共性特征:一是对于引领市场的执著追求。“隐形冠军”企业更多关注利润的持续增长以及在市场取得领导地位,它们执著于在技术、质量和标准制定等方面引领市场,通过自己的能力来赢得市场领导地位和市场份额。这些企业不参与低成本竞争,而是瞄准尖端技术和未来需求。据统计,“隐形冠军”企业在各自细分市场的全球占有率达到33%,引领市场平均超过22年。二是持续的高水平研发投入。“隐形冠军”企业研发投入是普通企业的2倍以上,这种持续研发投入换来了企业营业额的持续增长:年平均增长率达到8.8%,远高于普通企业(Rita McGrath跟踪调查2347家企业10年,其中每年增长超过5%的企业只有10家)。三是由专业化到国际化的发展路径。“隐形冠军”企业往往有着自己精确定义市场的单一产品。它们大多朝逆多元化方向发展,专注于价值链的一个环节,进军世界市场是隐形冠军不可或缺的增长动力。因此“隐形冠军”企业在全球各个目标市场设立自己的子公司,为客户提供无处不在的产品和服务。

  “隐形冠军”企业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立足产业细分领域、面向直接市场需求进行前沿技术突破和商业化应用的功能,与行业龙头企业(重大技术突破与集成)、公共科研机构(基础研究、共性技术研究等)形成分工、互补的关系,有助于将技术要素配置到产业发展的各个“毛细血管”中,保障创新体系的整体运行效率。德国、美国、日本、奥地利等国拥有大量的“隐形冠军”企业,也是世界上主要的创新型国家,它们在高端制造领域的国际竞争优势,不仅来源于代表性的龙头企业,也来源于龙头企业背后大量的“隐形冠军”企业。

  二、“隐形冠军”企业的涌现要基于公平开放的市场竞争

  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石,是国家生存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一个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进程和发展水平,最终取决于实体经济的效率、规模和竞争力。发展实体经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实体经济一定要抓好制造业”,作为制造业领域掌握了核心技术、关键部件的上游供应商,“隐形冠军”企业在对外出口、技术创新能力以及提供就业岗位等方面对国民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培育“隐形冠军”企业不能盲目,要针对当今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产业链中所处的位置,理性思考我国培育“隐形冠军”企业的必要性及面临的挑战。

  第一,制造业转型升级需要“隐形冠军”企业的涌现。从国内看,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更多是通过强大的供应链集成整合能力而成为“世界工厂”,但很多关键零部件环节仍是由国外企业提供,产业链的绝大部分附加值被国外“隐形冠军”企业攫取,也导致我国制造业出现“大而不强”的局面。例如,在汽车行业,虽然我国整车产量已多年稳居全球第一位,但变速箱、高强度轴承等关键部件仍多为国外企业所提供。“隐形冠军”为最终产品提供关键零部件,是产业链发展中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其质量决定了这个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因此,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政府要重视和支持关键行业内“隐形冠军”企业的诞生与发展,这也有助于防止在国际经贸关系恶化的情况下,再次出现“卡脖子”现象。

  从国际看,近年来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实现了从“锈带”(昔日的工业重镇,曾因离岸生产遭受重创陷入衰退)到“智带”(创新中心和智能制造业中心)的智能转型,重获制造业竞争优势。欧美智带创造出高质量定制化的智能产品,这些产品让渡的价值远超低成本模式创造出来的产品,使得我国制造业低成本的优势消失。因此,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需要在更多领域掌握关键技术,获得更大的产品附加值,而“隐形冠军”正是这种能力提升的自然体现和重要力量之一。

  第二,我国有产生“隐形冠军”企业的条件和基础。我国工业化进程起步较晚,企业普遍存在后发劣势是造成隐形冠军缺少的主要原因。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制造业从过去劳动密集型发展路线逐渐向知识密集型路线转移,资本、技术都有了一定积累,在许多领域具备了生产关键部件的能力和条件,已经为“隐形冠军”企业的孕育奠定良好的基础。此外,近年来我国消费升级趋势不断增强,国内供给体系不能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这也为“隐形冠军”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潜在的市场。

  第三,我国“隐形冠军”企业面临的挑战。一是现有政府政策束缚“隐形冠军”企业的发展。我国的政府政策更倾向支持规模较大的企业,而专注细分市场技术进步、发展相对较慢的企业所得到的政策支持相对较少。此外,我国目前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足,具体的法律法规尚未完善,企业投入大量资源开发的产品和技术被窃取而投诉无门的事件屡屡发生,严重抑制了企业的研发动力。二是“国产替代进口”尚存在较高的隐性门槛。鉴于关键部件、特殊材料对终端产品性能的决定性作用,终端产品制造商对新的供应商往往较为排斥,而国内又普遍对国产高端零部件存在偏见,进一步限制了国产高端制造企业开拓下游市场的可能性。三是潜在的“隐形冠军”企业较难获得资金支持。我国投资者普遍存在受到利益驱使追求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的“短平快”项目的现象,而核心技术、关键部件和特殊材料的研发和成果转化都需要长期大量的积累,投资金额大、时间长、风险高,难以受到市场资金的追捧。

  三、建议

  从“隐形冠军”企业的普遍发展规律和我国企业创新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建议在政策设计中关注以下方面。

  第一,改变以规模论英雄的政策导向,更多鼓励“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应给予政策与资金倾斜,迅速提升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在我国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工程当中给予中小企业更多参与机会,使其在技术创新层面能迅速提升以达国际竞争力水平。例如可建立市场化的利益分配机制,让“专、精、特、新”企业以股份投入的方式参与技术攻关和重大部件生产,投资企业通过后期的运营权获得商业收益。

  第二,营造利于“隐形冠军”企业成长的外部环境。打破垄断,消除政策寻租机会,让企业更多关注于通过研发创新、通过升级,而不是通过政策获取回报。同时,引导资金向潜在的隐形冠军企业流动,例如通过设立政府创投引导基金,在技术转化过程中利用股权纽带引导创投机构为相关企业提供融资和增值服务。此外,进一步完善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保护企业家的财产和知识产权,加大对不守诚信、投机取巧者的惩戒力度,使企业家能够放心地深耕实业、安心发展。

  第三,为企业专业化、国际化的发展路径提供支撑。可考虑调整部分财政支持项目的目标导向和管理方式,给予制造业中小企业持续创新的时间和空间。鼓励企业立足自主研发,提高与国际领先企业、科研机构的合作谈判能力。在市场机制难以发挥作用、企业技术竞争缺乏回旋余地的情况下,建议通过签订政府间合作框架、开展政策协调等方式,为企业国际化发展营造基础性的制度环境。

  第四,建立“优质优价”的价值体系。我国商品短缺时代已经过去,过于强调“价廉物美”不利于走高质量发展道路,在价值体系上要相应改革,完善保障优质优价的政策设计,加强质量监管体系建设,强化反垄断执法和竞争政策作用,营造优质优价的市场氛围,引导企业不断创新提质。

联系我们

地址:中国 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8号 邮编(ZIP):100038

电话(Tel):86-10-58884543 咨询:webmaster@casted.org.cn 新闻与信息:xxxz@casted.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