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经济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动力机制研究[]

日期:2019-07-17        来源:《科技中国》2019年第七期pp.18-23

字体:【

  朱学彦1,文武2,张宓之1 ,张仁开1

  (1.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2.浙江理工大学)

  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阶段以来,供给侧结构、技术、制度等问题凸显,稳定经济增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而推动该项改革的关键动力是培育发展创新型经济。文章指出了创新型经济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四大动力机制——创造新供给、提升供给质量、增强供给动力、改善经济结构,并联系当前经济实际挖掘该动力机制发挥所面临的主要困境与应对策略,从而为我国加快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提供参考。

  长期以来,中国依靠需求侧与供给侧双向调控(赵景峰、湛爽, 2016),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受外需疲软、内生增长乏力的双重压力,中国经济增速下滑并步入新常态阶段。近年来,传统需求侧“三驾马车”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逐渐弱化,逆周期调控手段效果加速递减(郭豫媚等, 2016;陈彦斌、刘哲希, 2017),经济中凸显一系列结构性问题,供给侧产能过剩、要素配置失衡、有效供给不足、供求错配等负面因素严重限制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为了稳定经济增长,实现“十三五”期间经济总量“双倍增”的目标,我国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着力从供给角度化解经济结构矛盾,通过有效发挥新主体、新动力和新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实现经济发展质量改善、效率提升、动力强化等目标,促进社会经济高效、持续、健康发展。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十三五”时期适应引领经济新常态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也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继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生动力与根本保障。从内涵来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技术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为根本动力,以生产要素结构化升级与优化配置为传动力量,以供给体系质量提升与供求匹配为最终目标,各环节均强调科技创新与创新型经济的关键推动作用。厘清创新型经济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动力机制、阶段性困境与障碍,有助于为中国加速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提供理论借鉴与政策支持。

  一、创新型经济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再解读

  (一)何为创新型经济

  “创新型经济”的概念最早由前苏联学者H.伊万诺夫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他认为在创新型经济中,科技创新与技术进步使社会生产过程发生根本性变化,促使经济出现科学密集、结构变化迅速、供求个性化等特征。其后,Baumol等(2008)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国家导向型、寡头型、大企业型和企业家型四种形态,并称第四类为“创新型经济”,强调本土企业和研发机构研发能力提升对经济发展的关键作用。近期的研究表明,创新型经济基于IT革命和全球化的发展背景(吴晓波, 2011),体现出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特征(李嘉晓, 2017),以知识和人才为依托(Akhmetshina、Mustafin, 2015;洪银兴, 2009),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与新产品的创新产业为重要载体(洪银兴, 2010),高效驱动宏观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在后危机时期与经济发展新常态阶段,全球科技产业变革与要素流动加快,创新对各国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不断增强,这赋予创新型经济新的内涵:即一系列重大新科技、新知识的爆发式增长,促使产业系统涌现大量破坏性创新,推动建立新的主导产业,并对原有产业体系深度重构,继而引发新一轮经济繁荣。因此,创新型经济是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目标和重要成果,是本轮经济长波衰退期中孕育形成的、造就新一轮经济繁荣的颠覆性技术簇和破坏性产业群的复合体。

  (二)何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在“需求侧刺激乏力、供给侧结构失衡”背景下提出的战略性经济发展理论(赵景峰、湛爽, 2016),是对“萨伊定律”的创新与拓展,是在深入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理论成果(林毅夫, 2015;陈东琪, 2017),其核心思想是强调放松管制、释放市场主体活力、发挥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从而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冯志峰, 2016),核心要义与精髓是实现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为短期目标,以实现供需两侧在更高水平上的结构平衡及经济充分发展为长期目标(Tong、Wan, 2016;洪银兴, 2016)。

  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三个关键词来看,“供给侧”是改革切入点,涉及产业、要素和制度三个层面供给;“结构性”是改革的方式,主要涉及产业结构、区域结构、供需结构等层次;“改革”是核心命题(冯志峰, 2016),强调对于经济体制与机制的改革。总体来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通过改革手段,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匹配性,形成“新需求催生新供给、新供给创造新需求”的良性循环。在微观层面,通过技术进步、体制创新等方式提高资源开发利用率,使产出增长率超出要素投入增长率;在宏观层面,通过综合施策,使资源向高端高效的产业部门流动,从而提高社会资源配置效率(Jia、 Feng, 2018;曹芳、陆卫明, 2016)。改革实施须从供需两侧协调发力,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以创新为核心动力,借助制度改革和政策支撑,在要素市场、企业、产业等多层次发力以增强改革的内生动力(Woo, 2016;谢春玲、费利群, 2017)。

  二、创新型经济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动力机制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解决经济发展的三大矛盾为目标:第一,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供需矛盾突出,抑制经济发展动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第二,制造业关键核心技术匮乏、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导致产品供给低端,不能匹配真实需求;第三,整体产业结构不合理、布局不科学,三次产业比重无法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需求,各产业内部细分行业失衡且质量偏低。上述矛盾主要源于企业创新能力不强、社会创新制度不完善、市场创新管理模式不科学等因素,从这个角度看,解决上述三大矛盾的根本途径在于持续推进科技创新,发展创新型经济。总体来说,创新型经济可通过创造新供给、提升供给质量、改善经济结构、增强供给活力四条途径,有效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创造新供给

  创新型经济可创造新供给、提供新服务,同时培育新消费、满足新需求,从而化解供需错配矛盾。培育和发展创新型经济,有利于新技术、新知识的创造和应用,并扩大技术、人才、资本等要素的有效供给。在创新型经济发展过程中,集中爆发的科技发明与创造,会催生创业新企业,继而为市场提供创新产品与服务,引领并满足消费新需求。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化大生产时代,成功的创新在世界范围内会以几何速度扩散,从而改变全球经济格局。作为未来主导产业的“母体”,创新型经济的发展,会进一步利用科技创新开辟更多新供给,大量的新产品和新服务,不仅将创造新的产业,而且会以“创造性破坏”颠覆既有产业体系,创造新的价值网络。

  (二)提升供给质量

  增加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供给,须以科技创新为支撑,这不仅涉及尖端科技创新,更包括基础科学进步。培育和发展创新型经济,可增加高端生产要素供给,缓解中高端产品供给不足的问题。具体而言,高效的创新体系配合“去产能”政策,会鼓励制造业企业发展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延伸产业链并走精品高端路线,进而不断提升其创新发展能力,使产品紧跟市场需求升级趋势,达到提高供给质量的目的。同时,发展创新型经济,可以倒逼、引导并鼓励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步伐,一方面,提升企业在基础材料、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基础制造装备等基础性领域的研发、设计与制造能力;另一方面,鼓励其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工业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信息交互和智能协作,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三)增强供给动力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的是要改变要素和投资驱动型经济发展模式,转而以高端要素和高品质供给为经济增长动力,这与创新型经济的发展具有内在逻辑一致性。一方面,创新型经济发展有利于形成经济增长新动能,进而突破要素禀赋制约,实现从依靠要素扩张的规模优势向依靠科技进步的竞争优势转变,优化经济发展动力机制,提高经济竞争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随着创新型经济的发展,产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生产要素会逐步实现升级换代,从而更加强调要素高效利用、资源集约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经济发展。经济增长将由土地、劳动力与资本等基础要素供给推动,转向人才、知识与数据等高级要素供给推动,继而改进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实现增长动力的转换,最终增强供给动力。

  (四)改善经济结构

  结构优化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内容,其高度依赖科技创新。首先,产品产业结构优化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创新型经济的发展,会加速新业态、新产品开发,并改善存量产能结构,不仅将形成产业新体系,而且能对原有产业体系进行深度重构,逐步推进建立主导新产业。随着新产业的发展壮大,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必然随之优化。其次,供需结构优化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一方面,新技术供给可刺激科技成果转化,而科技成果转化会反过来倒逼新技术需求,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科技贡献率,有效缓解高端产品供给不足所导致的供求矛盾;另一方面,推进技术创新、生产模式创新、制度与组织创新,可建立健全产品与市场需求对接的有效通道,实现供需均衡。最后,劳动力结构优化以科技创新为诱因。科技创新推动社会生产规模扩大,使社会分工更加细化,协作更加广泛密切,改善社会生产力构成要素,随着生产自动化程度提高,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比例逐渐优化,使劳动力结构朝智能化方向发展。

  三、创新型经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当前困境透析

  创新型经济发展是深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动力,处于创新链前端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中端的应用研究和实验开发,终端的科技成果转化和市场推广应用,都将深刻影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成效。其中,前端主要涉及关键核心技术供给,中后段主要涉及科技成果转化以及市场体系、产业体系与制度建设,仅当各环节密切协作、无缝对接,才能有效发挥上述动力机制。然而,由于当前我国制造业企业创新能力依然较弱,关键核心技术外部依赖较强,科技管理体制不完善等原因,发展创新型经济继而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仍面临诸多困境。

  (一)关键核心技术突破难

  加强核心技术攻关是深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高端供给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国际经验表明,要促进制造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必须依靠核心技术的创新突破,美、德、日等发达国家之所以长期保持制造业强国地位,根本原因是其在关键产业领域的核心技术优势。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总量显著提升,但中国制造业行业创新能力依然薄弱,关键核心技术突破面临瓶颈。这表现为,自主知识产权少,核心技术装备和关键零部件严重依赖国外供给,行业整体仍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加之资源和环境约束加大,使我国产业经济持续发展面临严重阻碍(洪银兴, 2017;张先进, 2017)。工信部于2018年对全国30余家大型企业130多种关键基础材料调研发现:32%的关键材料无法独立在国内生产,52%的关键材料依赖进口,95%的高端专用芯片、70%以上智能终端处理器、绝大多数计算器处理器、存储芯片依赖进口;在装备制造领域,高档数控机床、高档装备仪器、运载火箭、大飞机、航空发动机、汽车等关键件精加工生产线中,超过95%的制造及检测设备依赖进口。因此,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成为我国培育创新型经济,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难题之一。科技创新要支撑“增加要素供给、打造新动能、推进经济结构转型与体制改革”等经济发展中长期目标,不仅需要增强企业基础创新能力,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更需要加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颠覆性技术等布局,培育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带动作用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二)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低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动力,也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面临的重大课题和关键难题。科技成果只有同市场、消费需求相结合,才能完成从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的“三级跳”,进而真正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通道,实现创新价值。

  长期以来,我国极为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政府连续出台大量优惠措施鼓励科研人员将研究成果产业化,但政策调控效果仍然有限,其根本原因在于现有科技成果质量不高、脱离市场需求、缺乏实际应用价值(张俊芳、郭戎, 2010;邢飞飞、张云化, 2019)。科技成果转化是项系统工程,科研成果能否成功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不仅取决于成果本身的技术内涵和创新价值,还取决于社会对该项技术的认可与接受程度,更需要完善的中介服务体系对接供求双方。因此,要提高全社会的科技成果转化程度,一方面须改善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加快产出应用价值较高的技术成果,另一方面也要完善政策支撑环境,降低转化成本,便利重大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创新成果供给配合转化政策供给,才能为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提供制度环境与基础动能。

  (三)高端产业体系培育难

  现代化高端产业体系应具备四项特征:一是国际竞争力强,在高技术产业中占领技术制高点和全球主导权;二是产品和服务质量高,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三是产业结构优,企业能够根据社会需求,及时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不断增加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服务业的供给;四是采取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生产方式,具备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特征。

  当前,我国培育现代化高端产业体系面临诸多难题。目前,大多数企业对产品技术开发的投入不足,产业共性技术供给体系不健全,生产工艺技术以模仿开发和常规生产技术开发为主,核心、关键技术仍依赖国外,而“再工业化战略”又使得中高端制造业向发达国家回流,中国打造现代高端产业体系面临严峻内外环境。同时,我国技术、资本、人力资源等新兴要素市场发展滞后,实体经济遭遇要素配置扭曲,陷入成本高企、结构失衡、转型困难等困境。因此,必须依靠自主创新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并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创新资源要素向实体经济集聚,进而为高端产业体系建设注入新动能、新活力。

  (四)科技体制改革待加强

  依靠科技创新打造高端供给体系,必须坚持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两者缺一不可。政府有效发挥科技管理职能,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破除一切阻碍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的体制机制障碍,是当代科技发展的基础保障。

  然而,受限于当前经济发展阶段,我国现行科技管理体制机制存在诸多薄弱环节,无法满足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求。一是科技统筹管理体制建设比较滞后。政府部门间协同推进科技创新的工作机制不健全,信息共享、资源集聚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是企业动力激活机制有待优化。由于利益导向机制缺失,企业技术创新动力较弱,本土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有待巩固。三是市场价值实现机制有待进一步激活。科技投融资体系不健全,创业成本上升,创新推进的手段和方式比较单一,高端产业和创新集群的培育不足。四是核心资源形成机制有待完善,对人才和团队的稳定资助不足,科研经费安排“重物轻人”“重硬轻软”的状况未有效扭转。如何把握当前科技创新的新趋势、新需求,进一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让政府、市场、社会各司其职、多元协作共同推进创新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难题。因此,需要推动科技体制改革与促进经济体制改革相结合、相协调、相促进,推动科技与经济在更为精准专业分工基础上的融合创新发展。

  四、研究建议

  (一)加强研发任务布局,强化基础研发,产学研各方协力,突破关键技术

  首先,凝练各领域、各行业技术难题,加强中远期重大研发任务布局,持续增强创新源头供给。其次,持续加大基础研发投入,扩大资助项目规模与资助强度,增强重点领域创新优势,为构建基础研究新优势提供动力。最后,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形成优势学科集群,在重大创新领域统筹部署布局建设综合集成、学科交叉融合、体量大的国家实验室,开展具有重大引领作用的跨学科、大协同的创新攻关,发挥增强基础研究的骨干引领作用,产学研各方协力,在基础前沿和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中实现突破。

  (二)强化政策供给,深化创新体制改革,激发技术市场活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首先,强化政策供给。完善高新技术成果转化认定政策,重点向小微企业、高校院所倾斜,加大技术市场奖励补贴力度,并对成功促成科技成果转化的服务机构等给予奖励,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其次,深化高校、科研院所创新机制改革,扩大科研自主权,试点开展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改革,试点取消职务科技成果评估程序等,激励引导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同时,激发国有企业创新活力,完善考核激励机制,以创新为导向健全考核评价机制。最后,激发技术市场活力,着力培育企业开放式创新意识,着力建立国际技术转移枢纽,推动国际合作创新活动,同时,培育储备专业化技术转移服务人才。

  (三)加强技术预见,培育未来产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构建高端产业体系

  首先,研判科技发展趋势,预见技术前沿热点,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先机。其次,推进重点领域技术创新,培育具有爆发式增长潜力的新兴产业和未来型产业。着力构建以服务经济为主导、“三二一”产业协同发展的新型产业体系,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新型产业结构。最后,坚持“引导增量、优化存量、主动减量”原则,改造传统产业,优化物联网、云计算等四新产业发展环境,加快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带动供给结构优化和供给质量提升。

  (四)完善基础制度支撑,激发社会创新积极性,加快科技体制改革

  首先,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激发全社会的创新积极性。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创业,建设特色专业化众创空间,形成高效便捷的创业孵化体系和技术转移体系;同时,落实以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改革科技评价机制,健全以能力和贡献为导向的人才激励机制。其次,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支撑引导服务,针对成果转化尤其是技术入股等多部门协调需求,工商、税务等部门应在已有案例服务探索基础上,优化决策机制,提升成果转化政策落实服务效能。最后,对从事基础前沿研究、公益性研究、应用技术研究开发等不同类型的科研机构实施差别化经费保障机制,采取稳定支持和竞争性经费支持相协调的方式,优化科研机构经费投入结构。

  本文得到以下项目支持:

  国家科技部科技创新战略研究专项:以创新型经济发展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大问题研究(ZLY201735);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基于全球价值链分工结构的国际经济周期传导机制、传导效应及其优化对策研究(LQ18G030015);浙江省教育厅项目:经济周期对浙江企业研发活动融资约束的非对称影响与差异化对策(Y201737488)。

联系我们

地址:中国 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8号 邮编(ZIP):100038

电话(Tel):86-10-58884543 咨询:webmaster@casted.org.cn 新闻与信息:xxxz@casted.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