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行车小镇”困境看产业型特色小镇如何健康存续

日期:2019-05-21        来源:《科技中国》2019年第五期pp.87-88

字体:【

  文/王夙 王星 庄宇 栾群(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

  王庆坨镇是我国北方最大的自行车生产基地,具有数百家自行车整车或零配件企业,享有“中国自行车第一镇”的美誉。王庆坨镇以产业立镇,从发展形式上看完全符合当前“特色小镇”的建设要求。但2019年以来其发展却陷入困境,这表明产业集聚只是部分前提,打好产业升级的“组合拳”才是特色小镇健康存续的不竭动力。

  一、“自行车小镇”过往辉煌与当前困境

  王庆坨镇是市场机制下自发集聚形成的自行车生产基地。20世纪90年代,天津市武清区王庆坨镇出现了许多家庭小作坊,这些小作坊主要生产、销售传统低端自行车。后经当地政府对低端劣质产品与劣质企业的清理,王庆坨镇声名鹊起,成为北方最大的自行车生产基地。官方资料显示,截至2015年6月,王庆坨镇有自行车整车企业160余家、零配件企业260家,其产品远销欧美、非洲和东南亚等地区。自行车产业的产值在王庆坨镇GDP中的占比高达75%,解决了全镇60%以上劳动力就业。王庆坨镇的自行车年产量也占到了全国的1/7。

  以2015年为分水岭,王庆坨镇的自行车产业开始走下坡路。据天津市自行车行业协会的不完全统计,2015年天津自行车产销量首次出现下滑,下滑比例为3%。2015年中国自行车产量8026万辆,同比下降3.36%。这些数据已经透露出传统自行车产业增长乏力、盛极而衰的信号。但此时恰逢共享单车兴起,这波浪潮虽延后了王庆坨镇从巅峰下滑的时间点,却也进一步增强了泡沫破灭后的产业阵痛感。诸多新闻媒体实地考察发现,目前王庆坨镇出现大量自行车及零配件企业倒闭,企业门口堆积如山的成品或半成品车以极低廉的价格甩卖。无需更多数据,上述场景已经直观地展现了“自行车小镇”正面临发展困境。

  二、造成王庆坨镇困境的原因分析

  “共享单车”浪潮的骤起骤落是直接原因。2015年北京街头开始出现无桩共享单车,市场快速扩张,仅在2016年至少有25个品牌的共享单车强势入局,2017 年上半年“共享单车”的发展达到顶峰。然而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共享单车行业走出了“倒V”的发展曲线,一方面是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使得悟空、酷奇、小鸣等一批品牌被迫退出市场,另一方面是各地政府纷纷出台的“禁投令”,限制新增投放。退潮之后,市场对单车数量的需求急剧萎缩。以王庆坨镇为代表的一批自行车产业小镇刚刚扩张的产能无处释放。

  自行车产业技术未能“与时俱进”是深层原因。早在“共享单车”浪潮到来之前,王庆坨镇的自行车产业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主要原因是电动单车的流行和汽车分期贷款的兴起,传统人力自行车在制造技术等层面并未有“质的飞跃”,市场需求自然开始萎缩。更为不利的是,传统自行车在制造过程中,喷漆、烤漆等环节会释放漆雾和有机废气,污染环境,危害健康。王庆坨镇上的小厂居多,设备简陋、工艺落后,不少小厂拿不到资质,于是就地下生产。“共享单车”浪潮的起落,只不过把传统自行车产业市场萎缩的现实以更激烈的形式投射出来。

  三、产业型特色小镇的四种模式类型

  产业型特色小镇目前大致有四种发展模式。一是划拨一块空白用地,重新建设生产和生活设施,直接打造符合期望的特色小镇。二是从产业园区过渡到特色小镇,主要是增加园区内的生活基础设施。三是从专业镇过渡到特色小镇。专业镇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生活基础设施比产业园区多,并且是以“镇”级行政单位为载体。四是依托城市远郊地区。城郊地区往往有大量的居住人口和较为完善的生活基础设施,其多数人口在城市中心就业,形成白天的空城现象。可以以远郊地区现有的生活设施为依托,提前规划,注入实体产业,形成特色小镇。

  王庆坨镇属于第三种模式,由众多小作坊发展而来实属不易。但随着自行车行业发展势头颓变,没有技术创新跟进的模式创新必然不可持久。若要东山再起,需要行业发展的“天时”、当地产业基础的“地利”和技术创新突破的“人和”再次交汇。

  四、如何应对产业型特色小镇健康存续的“痛点”

  王庆坨自行车小镇的困境,为别的地方发展特色小镇提供了深刻的启示。打造产业特色小镇并使之健康存续,需要当地政府与镇内企业各司其职、同心协力。

  政府:第一,准确定位,聚焦产业。特色小镇的“特色”应当有具体的载体。现实中,只有少数小镇具备名山大川等优越的先天自然环境或足够规模的人文建筑群,除此之外的小镇想发展旅游等服务业,缺乏持续的内生动力。因此,更加务实的选择是把小镇“特色”的载体定位于具体的产业上。第二,用具体产业主打小镇“特色”只是前提条件,产业升级才是目标。如王庆坨小镇已经意识到将“自行车产业”作为“名片”,但是其只做到了产业集聚,形成规模效应后,并没有力推本地的自行车产业升级,仍然“大而不强”,缺乏抵御市场剧烈波动的能力。

  企业:产业型特色小镇里的企业身处诸多同行的“包围圈”,要保持危机感,在研发和营销两个层面同时发力。以王庆坨镇自行车企业为例,在研发层面,第一,提高产品本身的制造技术。如改善自行车喷漆、烤漆技艺,减少污染,避免因环保水平落后,受政策影响而被迫关停。第二,实行产品功能的差异化定位。在王庆坨镇众多自行车企业倒闭、衰败的浪潮中,也有自行车企业屹立不倒、形势大好。这些企业的秘诀是,没有把“宝”完全压在“共享单车”所属的传统单速车上,竭力保持“死飞”车、折叠车、公主车、山地车、小型电动车等各类车型的生产,分散了产品的市场需求风险。在营销层面,第一,要警惕互联网对产业资讯的潜在负效应。互联网提高了产业资讯的流畅度,使企业能够更快地捕捉商机。但是,互联网也会把真实的市场需求“扩大化”,使企业错误地扩大产能,再加上产业型特色小镇存在产能集聚化的倾向,极易造成短期内特定区域里的具体行业产能过剩。第二,小镇里的众多企业要避免客户“同一化”,提高行业集体谈判能力。特色小镇的产业集聚效应容易使得交易对象相似乃至相同。在“共享单车”鼎盛之时,王庆坨镇的大多数企业几乎都只和单车企业打交道,甚至把下游零售客户都挤走了。这种情况下,这些企业又各自为政,缺乏与单车企业的谈判能力,致使单车企业拖欠货款,自身被迫垫付资金,最终陷入发展困境。

联系我们

地址:中国 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8号 邮编(ZIP):100038

电话(Tel):86-10-58884543 咨询:webmaster@casted.org.cn 新闻与信息:xxxz@casted.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