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知识产权创造体制机制的经验、问题与建议

日期:2018-10-18        来源:《科技中国》2018年第十期pp.28-30

字体:【

  文/臧红岩(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实施十年来(2008—2018),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取得了很大发展,在知识产权创造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我国知识产权事业紧扣创新发展需求,发挥了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的引领作用,打通了知识产权创造的全链条,建立起较为高效的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构建了便民利民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初步探索了支撑创新发展的知识产权运行机制,基本形成权界清晰、分工合理、责权一致、运转较为高效的体制机制。

  一、现代知识产权创造体制有力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

  一是考核和评价制度对知识产权创造发挥了首要的作用。我国现有的考核和评价制度对专利知识产权创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进行综合考核评价时,注重鼓励发明创造、保护知识产权、加强转化运用、营造良好环境等方面的情况和成效。国家按照有关规定设置知识产权奖励项目,加大各类国家奖励制度的知识产权评价权重。国有企业的绩效评估机制,对于专利的数量增长起到重要作用。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肩负着造福一方的重任,也是一方知识产权工作的主导力量,国有企业是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的主体。2016年,《国务院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进行综合考核评价,以及探索建立经营业绩、知识产权和创新并重的国有企业考评模式,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有利于引导政府和企业更加重视创新和知识产权,提高各地和企业重视知识产权保护、运用工作的主动性,强化知识产权区域布局、行业布局和海外布局,不断提高知识产权能力和水平,落实《国务院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部署,在转型升级中实现创新发展。

  二是政府的积极引导和效率提高是知识产权创造大幅度提升的重要保障。十年来,各知识产权部门积极推动改革创新,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模式和考核评估制度,机制不断优化,能力不断提升。政府把知识产权的创造作为重要的经济指标和任务置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中小学升学、部分高校入学考试到评定职称,从申请国家级课题到结项,从申请高新技术企业到所得税减免,从工作升职到国外移民,甚至到减免刑罚,专利发明都会带来重大利好,知识产权的重要意义深入人心,成为个体、学校、企业和政府机构的重要任务。政府的引导尤其让高校和企业增加了无形资产的存量,职务发明占据发明专利的92%以上,说明政府在促进专利发明知识产权创造方面的保障意义。

  同时,政府部门不断完善知识产权申请和审查体制机制,审查效率大大提升。专利、商标、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确权等知识产权申请审查期限大大缩短,为各创新主体知识产权的确权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三是各创新主体创造知识产权的积极性提高,激发市场源动力。知识产权制度是促进技术创新的重要机制之一,但不能孤立发挥作用。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产权促进创新的作用日趋明显。影响创新活动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教育系统、金融系统、信用体系、贸易政策、财政政策、竞争方式、知识产权体系、宏观经济环境和创新文化等。知识产权制度只有与其他制度和政策相配合才能发挥激励创新的作用。我国现存的知识产权创造体制鼓励了国家和个人、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各类主体参与知识产权创造,促进了市场主体活力,引发了知识产权创造的源动力。我国的知识产权在专利数量、著作权确权、商标申请等方面已经成为世界知识产权大国。

  四是我国经济发展已经由要素驱动扩张向创新驱动转型,对知识产权创造提出了更高要求。知识产权强国是以知识产权制度支撑并保障创新发展的先进国家。从现代化和法治化的意义来看,知识产权强国应该既是创新型国家,也是法治化国家。知识产权强国彰显了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制度文明建设的现代化特性。衡量一个国家是不是知识产权强国,应该包括与知识产权有关的制度建设、产业发展、环境治理、文化养成等一系列的指标,在此基础上,可以形成科学的评价体系。建设知识产权强国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保障。知识产权作为创新成果的法律化、权利化以及创新要素,是获取市场竞争优势的基本手段,与技术创新存在内在的联系。这就决定了在考核评价体系上知识产权指标与技术创新指标融合的可能性和必要性。随着形势的变化,我国经济发展已经由要素驱动扩张走向创新驱动型,这就对创新主体的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新主体的能力和水平决定着我国能否建成世界科技强国,关系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成败。当前,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加快提升个各主体的创新能力。建设知识产权强国能够在更高水平上激励创新,更高效鼓励知识产权转移转化,从而支撑和保障我国经济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二、目前我国知识产权创造管理体制机制存在的问题

  我国专利发明的知识产权创造市场化导向有待深化。在专利申请上,存在以政绩排名、职称评定等为主要目标的倾向,确实存在一些知识产权数量巨大但质量不高的问题。

  一是在知识产权创造中存在指标驱动下的知识产权。专利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成为衡量业绩的重要指标。比如高新技术企业资格认定对专利数量有明确规定,高新技术园区政绩考核,以及国有企业绩效考核大多设立了专利指标。我国的科研院所因承担了若干重点国家科技计划、重大专项、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也是在指标驱动下完成知识产权申请,尤其是专利申请。这和企业以效益导向和知识产权保护导向为主主动申请的知识产权专利存在较大区别。国有企业、科研院所如何把知识产权战略由被动式转变为主动式,由其他项目拉动的指标考核导出的知识产权变成确实主动申请知识产权,提高知识产权质量,进行成果转化至关重要。

  二是专利年费过高,有效专利维持期短。在我国专利制度发展的30多年间,我国的知识产权综合实力不断提高,但当前相对过高的专利年费标准,也使我国的创新主体产生负担。在部分高校和科研院所,由于难以承受高额的专利年费,导致一些具有很好市场前景、高价值的专利不得不中途放弃,这是对科研成果资源的较大浪费。专利年费是造成我国大量专利权人在专利有效期内放弃专利的原因之一,也是有效专利维持年限短的原因之一。

  三是管理水平有待加强。知识产权服务业的机构数量、经营收入、人员质量、劳动生产率、服务水准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实践中存在大量中介机构尤其是商标代理机构违规替代专利代理机构从事专利申报等。

  四是管理机制有待完善。企业在专利申请过程中,普遍反映存在着多机构认证、程序多、材料重复等问题。而在企业登记注册等行政管理环节,对企业的商业秘密保护也缺乏足够重视,且管理程序不够透明和规范。以企业为主体建立知识产权,小微企业知识产权成果转化比较困难。小微企业遭遇专利侵权风险高、维权难度大。小微企业尚未获取资金支持优势地位,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存在困难。

  五是国家科技计划改革对知识产权管理提出更高要求。科技计划改革前,科技计划形成的知识产权归项目承担单位所有。2017年6月科技部、财政部制定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第五十八条规定:项目形成的知识产权的归属、使用和转移,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执行。相关单位应事先签署正式协议,约定成果和知识产权的归属及权益分配。这对组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实施的第三方管理机构和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科研单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更细致的管理机制来平衡风险和效率。

  长期以来,不少科技计划形成的专利进入了“沉睡”状态,面临着快速失效的困扰。以高校为例,据统计,2016年我国高校失效专利总量近6.8万件,有些专利甚至在获权后就不再维持。究其原因,高校承接的科技计划项目对专利申请数量有要求而对专利实用性没有要求,导致大量没有实用价值的专利在科技计划项目解体后被放弃。

  三、对策建议

  一是围绕高质量发展要求提升知识产权创造水平。我国已进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键时期,推进高质量发展要求更加重视提升知识产权的质量和效益,推动知识产权数量和质量协调共进,瞄准世界前沿形成国际话语权,不断发挥知识产权在创新创业和产业升级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二是突破制约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的知识产权瓶颈。加强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完善产业关键共性技术上的自主知识产权集成机制,完善创新生态系统。围绕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紧迫需求,重点推进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的研发攻关与知识产权创造。

  三是建立以高质量知识产权创造为重要内容的评价体系。改进科研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的绩效评估机制,制定能够衡量创新能力的组合指标,确保基于专利的评估流程能够促进高质量专利的形成,注重高质量专利权、植物新品种权、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技术秘密等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和运用。

  四是完善知识产权创造的激励机制。完善知识产权资助政策,引导政策向高质量知识产权创造集聚,实行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创造普惠政策,适当降低知识产权申请和维持费用。加大科研人员专利申请激励力度,对重点行业和领域实行适当倾斜,引导提升申请专利的实用性和价值。探索建立科技重大专项承担单位和各参与单位知识产权利益分享机制。

  五是加强前沿领域的国际专利布局。我国在若干前沿领域已经形成一定的技术领先优势,这些新兴领域都可以支持我国形成一个千亿甚至万亿级的新产业。要进一步加强前沿技术领域的国际专利布局,为我国新产业的发展提供专利竞争优势。

  本文系科技创新战略研究专项项目《新形势下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重大问题研究》(编号:ZLY201719)的阶段性成果。

联系我们

地址:中国 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8号 邮编(ZIP):100038

电话(Tel):86-10-58884543 咨询:webmaster@casted.org.cn 新闻与信息:xxxz@casted.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