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生产率发展趋势及我国的建议

日期:2019-12-26        来源:《科技中国》2019年第十二期pp.27-29

字体:【

  文/丁明磊(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

  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球范围内生产率增速持续下滑。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后,一些国家的全要素生产率甚至出现了负增长。生产率增长低迷拖累了全球GDP增速,这也是2008年后经济复苏艰难的原因之一。未来一段时期,推动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形成经济增长新动能,关键是稳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速,使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对经济增长贡献份额不断提升。

  一、全球生产率的增长呈现减缓趋势

  国际金融危机过去十年之后,全球经济增长的长期性问题越来越得到重视。长期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生产率增长,特别是反映使用资本和劳动总体使用效率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然而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球TFP增长持续低迷,多家国际组织的中期预测也不甚乐观。根据美国大企业联合会的数据,2008年至2016年,全球TFP年均增长为﹣0.4%,与1999年至2007年年均0.9%的增长率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尤其是2015年和2016年,连续出现﹣0.7%和﹣0.5%的负增长。生产率增速下滑不分国别与经济体类型。2005年至今,美国、欧元区,以及一些发展中经济体均出现了TFP增长减速趋势。

  由于受到国内外多种因素影响,我国TFP在2008—2014年间增长趋缓。根据国家统计局课题组的研究,2008—2014年我国TFP平均值为0.64%,较2001—2007年的1.75%有明显下滑。但2015—2017年,我国TFP呈现改善回升态势,平均值提升到2.29%,2017年更是达到3.14%的较高水平。此外,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基于PWT9.0(佩恩世界表9.0版)数据(Penn World Table,是联合国的国际比较计划ICP委托美国宾州大学“生产-收入-价格国际比较研究中心”编制的涵盖182个国家的购买力平价GDP等比较数据,目前最新版本为9.0版,包含从1950到2014年共65年的比较数据)的研究,2008年之前,我国TFP的增速明显高于美国,但2008年之后,中美两国TFP增速都显著下滑,而我国的下滑比美国更加严重。

  二、未来全球生产率发展及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从长期来看,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是推动全球生产率增速提升的主要力量,全球生产率增长在中短周期内回升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金融危机后,全球生产率增长低迷主要是由于新经济尚处于替代效应为主的阶段,还没有出现引领全局的新技术和新产业,拉低了对生产率的正向作用,以及传统统计方法低估了新经济状态下的生产率。随着新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改造的逐步深入,很可能将扭转全球生产率增速下滑的趋势。但从短期看,在经济低迷时期,产能相对过剩,资源向效率高的部门集聚存在一定的困难,技术的应用和扩散存在一定的障碍。此外,各国也面临劳动力人口老龄化、逆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等结构性问题以及改革动力不足等情况。因此全球生产率增速在中短周期内回升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我国TFP增速的提升面临着短期结构调整的压力,从长期来看,我国TFP增速提升仍然大有潜力。目前来看,我国TFP增速的下降可能仍将持续一段时期,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经济将在较长时期内处于结构调整期,还存在着制度和结构的刚性导致资源难以实现高效配置,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导致资源的流动不够便利,人力资本培育难以适应新经济增长需要等,特别在体制机制上,我国评价发展的指标体系和绩效体系还没有完全以提升生产率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导向,传统的增长方式惯性仍然强大等。而从长期来看,我国TFP增速提升仍然存在着较大的潜力。主要在于我国的科技创新基础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科技作为经济增长内在要素的作用更加突出;数字经济加快发展,新兴技术加快应用,以新产业新业态为代表的新动能加快形成。随着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新动能的培育作用逐步显现,将带动我国TFP增速步入上升轨道。

  我国要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必须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显著提升TFP增速。我国在过去几十年里不断缩小与美国TFP的差距,但根据PWT公布的数据,2014年我国TFP仅相当于美国43%的水平。如果延续2010—2014年中美TFP增速的情形(中国TFP年均增速1.31%,美国TFP年均增速0.76%),预计到2035年我国的TFP只能达到美国的48%,与美国差距仍然巨大,对美国的追赶将明显低于日本在1980年基本完成工业化的水平(达到美国的81%)和韩国在1991年类似阶段的水平(达到美国的60%)。这意味着我国要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必须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显著提升TFP增速。而TFP增速从下降转为上升的过程,取决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周期和经济增长动能的转换,关键是经济发展最终转换到创新驱动的轨道上来。

  我国正处于依靠无形要素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时期,提升TFP增速的机遇期正在到来。2015—2017年,我国TFP增速出现一定程度的回升,预示着我国经济增长的潜能开始得到一定程度的激发,但这三年TFP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只有33.6%(盛来运、李拓、毛盛勇,2018),与发达国家60%以上的水平相比,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三、启示与建议

  当前,全球面临着经济治理长期性、结构化的严峻挑战,“加快结构性改革和扩大系统性开放—改善生产效率与资源配置效率—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已成为新的增长路径。应积极推动新技术革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改造,依靠科技创新培育增长新动能,破除制约生产率增速提升的各种障碍,发掘、培育和释放新增长动力。

  一是提高技术进步的经济转化效率。推动机器人、人工智能、生命科学、储能技术、量子通信等引领型技术加快从孕育期和导入期走向成熟和应用,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改造和重构高效技术创新体系,为生产率增长奠定基础。

  二是优化有利于生产率提升的制度环境。破除制约劳动、资本、能源等要素创造价值能力的体制和机制性障碍。建立生产率导向的目标考核机制,将创新纳入政绩考核体系。完善财政科研投入机制,确保政府引导性研发投入的稳定增长,撬动社会资本支持科技创新,稳住生产率增长的趋势。

  三是构造质量型人口红利和创新人才红利。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形成适应新技术和新产业发展需要的知识体系,培养适应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促进劳动力存量向人力资本转换、高质量劳动力向创新人才升级。

  四是培育新兴知识消费市场数字经济新兴消费市场,激发数字经济创新创业活力。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培育新型知识生产和消费机制,拓展生产率可持续增长潜力。

  本研究受科技创新战略研究专项(ZLY201717、ZLY201917)支持,是2019年度智库课题“科技创新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方向和路径研究”阶段性成果。

联系我们

地址:中国 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8号 邮编(ZIP):100038

电话(Tel):86-10-58884543 咨询:webmaster@casted.org.cn 新闻与信息:xxxz@casted.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