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人工智能与智能装备的重要应用体现,工业机器人已成为我国打造高精尖产业结构重点关注的前沿领域之一。当前,工业发展已经从信息时代转向智能时代,人口红利褪去促使人工成本持续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加速“无接触经济”快速发展,“黑灯工厂”不断涌现,工业机器人在各个工业领域加速渗透,规模效应逐渐显...
(视觉中国供图) 在设计世界科技强国建设监测指标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务实性、系统性、可比性、开放性原则,以发挥科技指标的最大效用。 指标监测一直是评价科技规划成效的重要方式。2006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
德国专利局(DPMA)近日公布研究报告指出,中国在数字技术方面的创新步伐大大加快。在与数字化相关的所有重要技术领域,2021年在德国登记的中国专利数量较去年显著增加。 德国电视一台日前以“在数字专利上领先美国,‘中国创新动力巨大’”为题刊文称,DPMA的最新报告显示,在充满希望的“...
近年来,随着金融科技的不断深化,金融机构之间的边界日渐模糊、金融科技风险事件频发,对传统框架中各监管机构的数据共享能力、适时响应能力、应急处置能力等均提出了较大挑战。 金融科技驱动了金融业的发展与变革。近年来,依托统一的国内大市场和先进的科技基础设施,我国的金融科技飞速发展,成为该领...
用人主体在科技人才评价中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位置,应找准用人主体在科技人才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其充分发挥积极性,提升科技人才评价效果,以此充分激发科技人才活力,切实解决我国科技创新中的关键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根据需要和实际向用人主体充分授权,发挥用人主体...
摘要:本文系统梳理了“十八大”以来国家层面出台的区域发展指导意见和规划,按照时间脉络和对不同区域布局进行梳理,总结了各区域在今后发展上的侧重点,归纳了其中有关区域科技政策的主要特征和发展趋势,并在此基础上就未来我国区域科技创新发展存在的不足和薄弱环节,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提要:本报告研究了世界经济处于长波下行期的主要特征:信息时代的技术经济范式得以确立;利润率在低位波动,金融化成为积累体制的主导形式;社会制度框架日益扩大;经济全球化发生质的改变。应对下行期的主要挑战,需要从技术革命、技术―经济范式、积累体制等进行突破。建议为新的技术和能源革命做好充分准...
摘要:不同类型各具特色的科技创新中心是建设科技强国的“四梁八柱”。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需要明确其与上海、粤港澳科技创新中心的差异特征,发挥特色优势,补齐短板。本文运用定性研究和定量分析相结合方法,聚焦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产业创新三大体系,揭示北京具有科研供给驱动型科技创新中心类型特征,...
摘要:报告基于国内外案例总结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三种典型组织形式,即成立专门机构、设立重大项目以及建立动态实体,分析了不同组织形式的特点,提出组织形式的选择要以国家战略任务的类型为依据。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我国对不同组织形式利用的不足,并为优化我国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组织提出政策建议。
摘要:当前,网络信息技术加速扩散、融合,为政府治理带来难题。美国对网络信息技术的治理主要从国家安全、跨域管辖等方面进行考量。报告基于世界经济论坛关于技术治理的分析框架,分析美国网络信息技术治理实践,从中得出一些启示。建议采用系统性而非孤立的视角和思维对网络信息技术治理进行思考,积极审慎...